我還記得第一次在士林夜市看到豬血糕的樣子,那黝黑油亮的外表,老實說,心裡真的有點發毛!「這真的能吃嗎?」朋友笑著硬是塞了一塊到我手裡,沾滿了厚厚的花生粉和香菜。閉著眼咬下去——哇!那Q彈又帶點米香的口感,還有花生粉的甜和香菜的衝擊,完全顛覆了我的想像!從此,我就掉進了豬血糕料理的奇妙世界,從不敢吃到四處尋找好吃的攤子,再到自己動手嘗試變化,這塊黑嚕嚕的「米血」(豬血糕的親切別稱)早就成了我廚房裡的常客。今天,就讓我這個「豬血糕控」來分享一些私房玩法,還有那些實驗失敗(當然也有成功啦!)的經驗談,帶你重新認識這道超臺的平民美食!


豬血糕的小檔案與關鍵技巧

別看它外表樸素(或者說有點嚇人?),一塊好吃的豬血糕,學問可不小。它主要是用新鮮豬血混合糯米蒸製而成,好的豬血糕,蒸出來是深咖啡色接近黑色,聞起來是單純的米香和淡淡的血香(絕對不能有腥臭味!這點很重要,買到有腥味的真的很倒胃口)。口感要紮實中帶Q彈,咬下去米粒分明又不會太硬或太軟爛。市面上買到的,通常是長條狀或塊狀。

要讓豬血糕料理成功,第一步就是「處理生豬血糕」。我強烈建議買那種還沒蒸過、完全硬的生豬血糕回家自己處理,風味最好,也最能掌控口感:

  1. 蒸: 這是最傳統也最能保留原味的方法。鍋裡放水,架上蒸架,水滾後放上豬血糕(不要重疊),蓋鍋蓋用中大火蒸。
    • 時間是關鍵! 蒸太久會軟爛沒口感,蒸不夠又硬邦邦難以下嚥。依據厚度:
      豬血糕厚度 大約蒸製時間 判斷方式
      約1公分薄片 5-7分鐘 筷子插入無硬芯即可
      常見長條狀 (厚度2-3公分) 8-12分鐘 體積膨脹、顏色變深、質感變軟Q
      超厚塊狀 (3公分以上) 12-15分鐘 時間要拉長,中間可翻面
    • 記得!蒸好後立刻取出,稍微放涼幾分鐘再切或料理,不然會黏刀黏到手軟。我都習慣蒸好後在表面薄薄刷一層香油或麻油,防止乾燥也更好吃。
  2. 煮/滷: 這個方法通常是用在豬血糕料理已經切塊後,想要讓它更入味的時候。直接把切塊的豬血糕丟進滷汁或湯鍋裡煮一下下就好。千萬別煮太久!豬血糕會吸飽湯汁然後變得很軟爛,甚至散開。我曾經想說滷久一點更入味,結果整鍋湯變超糊,豬血糕也消失無蹤,慘痛教訓啊!大約煮個3-5分鐘就夠了。
  3. 炸: 這是讓豬血糕外酥內Q的超棒方法!把蒸熟的豬血糕切塊(不要太厚),擦乾表面水分(很重要,不然會爆油),油溫燒到約160-170度(筷子插下去旁邊會起小泡泡),下鍋炸到表面金黃酥脆就好,大約2-3分鐘。撈起瀝油,灑點椒鹽粉,就是超罪惡又超好吃的小點心!油炸時間短,豬血糕內部還是保持軟Q。

知道怎麼處理它之後,你是不是也想動手做做看?接下來就分享幾款我自己在家常做、而且廣受好評(至少我家人都說好吃啦!)的豬血糕料理,絕對比單沾花生粉更有趣!

創意豬血糕料理排行榜 (我自己心中的Top 3!)

為了找出更多可能性,我可是試過不少花樣,有時成功有時變黑暗料理… 以下是目前在我家餐桌上出現率最高、朋友來訪指定要吃的三種創新豬血糕料理做法:

泰式酸辣豬血糕沙拉

靈感來自泰式涼拌海鮮,發現豬血糕的Q彈口感超適合!清爽酸辣,夏天吃超開胃。

  • 食材:
    • 蒸熟豬血糕 1條 (約250g)
    • 洋蔥 1/4顆 (切細絲)
    • 小番茄 8-10顆 (對半切)
    • 小黃瓜 1/2條 (切薄片)
    • 香菜 1小把 (切碎)
    • 芹菜 1支 (切小段,可省略)
    • 蒜末 1小匙
    • 辣椒末 1小匙 (怕辣可減量)
    • 炒過的花生碎 1大匙
    • 醬汁:魚露 2大匙、檸檬汁 2大匙、椰糖 (或砂糖) 1大匙、冷開水 1大匙、少許鹽
  • 做法:
    1. 蒸熟的豬血糕切成約1.5公分的小方塊或小長方塊。切的時候刀可以沾點水或油比較不黏。
    2. 把洋蔥絲、小番茄、小黃瓜片、芹菜段放入大碗中。
    3. 取一個小碗,混合所有醬汁材料:魚露、檸檬汁、糖、冷開水、鹽,攪拌均勻直到糖溶解。試一下味道,依個人口味調整酸、甜、鹹度。
    4. 加入蒜末、辣椒末到醬汁中拌勻。
    5. 將豬血糕塊放入蔬菜碗中,淋上調好的酸辣醬汁,輕輕拌勻,讓所有食材都裹上醬汁。
    6. 最後撒上大量的香菜碎和花生碎,稍微拌一下就可以上桌了!建議拌好後靜置10-15分鐘再吃更入味,豬血糕會吸飽酸辣醬汁,口感更棒!

起司焗烤豬血糕

誰能抗拒牽絲的起司?這道鹹香濃鬱的豬血糕料理,當點心或配飯都超滿足!

  • 食材:
    • 蒸熟豬血糕 1條 (約250g)
    • 披薩用起司絲 (莫札瑞拉或混合起司) 適量 (喜歡多一點就多放!)
    • 義大利麵醬 (紅醬或白醬) 3-4大匙 (我用過市售的,也自己簡單炒過番茄肉醬)
    • 喜歡的配料:切片的蘑菇、甜椒丁、火腿丁、玉米粒… 有什麼放什麼!
    • 乾燥奧勒岡葉或義式香料 少許 (可省略)
    • 黑胡椒碎 少許
  • 做法:
    1. 蒸熟的豬血糕切成約1公分厚的片狀。
    2. 準備適合焗烤的容器(小烤盅或烤盤),先薄薄地塗抹一層義大利麵醬在底部。
    3. 鋪上一層豬血糕片。接著放上你喜歡的配料(蘑菇、甜椒等)。
    4. 淋上適量的義大利麵醬。
    5. 豪邁地撒上一層厚厚的起司絲!起司就是靈魂,別客氣!
    6. 如果容器夠深,可以再重複步驟3-5疊一層。
    7. 最上面再撒一點起司絲、香料和黑胡椒碎。
    8. 放入預熱好的烤箱,用上火200度/下火180度(或一般小烤箱火力全開),烤約10-15分鐘,直到起司融化並呈現你喜歡的金黃焦斑就完成了!注意看顧,起司焦掉就可惜了。

🥚 金沙鹹蛋黃豬血糕

這是我目前心中的第一名!鹹蛋黃的鹹香沙沙口感包裹著Q彈豬血糕,邪惡指數爆表,超級涮嘴,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!難度稍微高一點點,但值得。

  • 食材:
    • 蒸熟豬血糕 1條 (約250g)
    • 生的鹹鴨蛋黃 3顆
    • 無鹽奶油 15g
    • 蒜末 1小匙
    • 辣椒末 少許 (可省略)
    • 蔥花 1大匙
    • 米酒或紹興酒 1小匙 (去腥提香)
    • 糖 1/2小匙 (平衡鹹度)
    • 油 適量 (炸豬血糕用)
  • 做法:
    1. 蒸熟的豬血糕切成較粗的條狀(約1.5公分寬)。
    2. 起油鍋,油量能稍微蓋過豬血糕條一半即可,燒熱至約160度(中火)。將豬血糕條分批下鍋油炸,炸至表面金黃微酥即可撈起瀝乾油份。這個油炸步驟不能省,是為了讓表面定型,之後炒的時候才不會軟爛掉屑。
    3. 生的鹹鴨蛋黃噴點米酒,放入水滾的蒸鍋中蒸約8-10分鐘至熟透。取出趁熱用叉子壓碎成泥狀(盡量弄細一點)。
    4. 取一個乾淨的炒鍋,放入無鹽奶油,用中小火融化。
    5. 放入壓碎的鹹蛋黃泥,持續用小火慢炒。炒到鹹蛋黃泥開始冒泡,呈現泡沫狀(這就是所謂的「起沙」狀態),這個步驟需要點耐心,火太大蛋黃容易炒焦變苦。
    6. 加入蒜末和辣椒末(如果用)炒香。
    7. 加入炸好的豬血糕條,快速翻炒,讓每一塊豬血糕都均勻地裹上金沙醬汁。這個過程動作要快,避免豬血糕在鍋裡停留太久變硬。
    8. 最後灑一點點糖提味(鹹蛋黃鹹度不同,請邊試邊調整),撒上蔥花,再翻炒幾下即可起鍋!熱騰騰的最好吃,冷了金沙會凝固,口感就差了點。


豬血糕料理的加分秘訣與實用Q&A

玩轉豬血糕這麼久,我也歸納出幾個讓美味升級的小撇步,還有大家常問的問題:

  • 選購新鮮豬血糕: 一定要聞!新鮮的只有米香和淡淡血香,有腥味或酸味絕對NG。顏色過於鮮紅或有奇怪斑點也不要買。傳統市場早上去買通常比較新鮮。
  • 醬料是靈魂: 除了傳統的花生粉+甜辣醬+香菜,我發現豬血糕跟很多醬料都很搭:
    • 臺式經典: 花生粉+甜辣醬+香菜(永遠不敗款)
    • 蒜香醬油膏: 醬油膏+蒜泥+少許糖+香油+辣椒(鹹香夠味)
    • 五味醬: 番茄醬+醬油膏+糖+醋+薑末+蔥花+蒜末+香油(海鮮攤靈感)
    • 沙茶芝麻醬: 沙茶醬+芝麻醬+少許醬油+糖+溫開水調開(濃鬱涮嘴)
    • 腐乳醬: 豆腐乳+少許醬油膏+糖+香油+冷開水調開(特殊風味)
  • 口感變化:
    • 喜歡Q彈:蒸的時間掌握好,蒸好刷油,盡快食用。
    • 喜歡焦香:用平底鍋乾煎或稍微炸過。
    • 喜歡入味軟綿(小心別煮散):切小塊放入滷汁或湯中短暫煮一下。
  • 創意應用:
    • 切小塊代替麵筋、凍豆腐放入麻辣鍋或滷味鍋。
    • 切丁炒飯、炒麵增加口感。
    • 切薄片當作鹹酥雞攤的品項炸來吃(灑梅子粉也很妙!)。
    • 串成串燒,刷上喜歡的烤肉醬去烤。

豬血糕料理 Q & A

Q:豬血糕買回家一次吃不完,該怎麼儲存?
A: 如果是生的豬血糕,一定要冰冷凍!用保鮮袋或密封盒裝好,冷凍可以儲存1-2個月沒問題(但風味還是越新鮮越好)。要用的時候不需要退冰,直接拿去蒸或煮即可,但蒸煮時間要稍微延長幾分鐘。已經蒸熟的豬血糕,請冷藏並在2-3天內吃完,冷藏後口感會變硬一些,再次加熱(蒸或微波)會恢復部分口感,但還是比不上現煮的好吃。強烈建議吃多少蒸多少!

Q:為什麼有時候自己蒸的豬血糕會黏在盤子上,甚至裂開?怎麼辦?
A: 這問題我也常碰到!主要原因有幾個:

  1. 盤子沒抹油: 蒸之前,在放豬血糕的盤子上薄薄抹一層油(香油、麻油、沙拉油都可以)。
  2. 蒸太久/火力太大: 蒸過頭會讓豬血糕過於軟爛,黏性大增也容易裂開。請參考前面的蒸製時間表,寧可先蒸短一點再檢查,不夠再補蒸。
  3. 蒸完沒馬上拿出來: 關火後熱氣繼續燜著,也會讓它過於軟爛。時間一到就開蓋拿出來!
  4. 豬血糕本身品質或太冰: 有些豬血糕製作時糯米比例或處理問題,本身就比較黏。冷凍拿出來直接蒸也容易裂。解決方法:蒸前表面抹油,蒸的時間掌握好。如果已經黏住了,用刮刀或抹油的刀子小心刮下來。

Q:我是素食者,有辦法做出類似豬血糕口感的料理嗎?
A: 完全素食的「豬血糕」確實有難度,因為傳統主要材料是新鮮豬血。不過,坊間也發展出一些替代方案:

  • 黑糯米糕: 直接用黑糯米(紫米)蒸成紮實的糕體,雖然沒有血香,但口感上也有一定的Q彈和米香,配上花生粉、香菜、醬油膏,也是一種風味。可以試著在米漿中加入少許黑芝麻粉或竹炭粉增加顏色深度。
  • 蒟蒻仿豬血糕: 有些廠商會用蒟蒻新增色素和風味,做成類似豬血糕口感和外觀的素食產品,在素食材料行或有機店比較有機會找到。口感比較偏向有嚼勁的蒟蒻,和真的糯米豬血糕仍不同。
  • 豆類製品: 嘗試用豆渣或其他豆類製品混合糯米粉或樹薯粉,蒸製成較紮實的糕體,但這需要比較多的試驗。老實說,素食版本要完全模仿傳統豬血糕的風味和口感,目前還沒吃到讓我驚豔的,黑糯米糕沾醬料算是比較容易達成的替代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