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為一個血管裡大概流著醬油和糖漿的資深吃貨,我對甜點的執念簡直深入骨髓。烤箱玩過無數次,但說真的,失敗率時不時出來刷存在感,不是烤焦了邊邊就是裡面濕答答沒熟透,超氣餒!直到那次在阿嬤家,看她用那個老舊的鋁製蒸籠,像變魔術一樣,“變”出一個蓬鬆柔軟、帶著淡淡蛋香的蒸蛋糕… 天啊,那口感,濕潤綿密得不像話,重點是過程超簡單,失敗率低到讓我感動!從此我就掉進了蒸蛋糕的溫柔陷阱裡,再也爬不出來。今天就來分享我這個廚房手殘黨也能駕馭的零失敗美味秘方,保證比外面賣的更有溫度!

廚房裡的魔法基石:挑對食材是成功的一半

相信我,做蒸蛋糕真的不用滿漢全席的陣容。走一趟巷口超市或傳統市場,輕鬆就能搞定。關鍵是什麼?新鮮! 特別是雞蛋,那可是讓蒸蛋糕發得漂亮又香的靈魂人物,我現在都固定買那家放養雞蛋,蛋黃顏色深,風味就是不同。

  • 主角群 (絕對不能少!):
    • 雞蛋: 常溫的!常溫的!常溫的!(很重要說三次)剛從冰箱拿出來的蛋會讓後續的打發事倍功半,我習慣提前兩小時拿出來放著。中型蛋約4-5顆,看大小微調,我的黃金比例是蛋總重約220-250克。
    • 細砂糖: 約100-120克。我知道有人怕甜,但糖量真的別砍太多,它可是支撐蛋糕體結構和保濕的大功臣。我試過減到90克,口感就沒那麼潤澤綿密了。用純細砂糖就好,別自作聰明換黑糖或二砂,味道和組織會跑掉。
    • 低筋麵粉: 一定要低筋!約120克。記得過篩兩次,粉粒才會細緻沒結塊,拌進去才不容易消泡。我有次偷懶只篩一次,烤出來裡面就藏了小麵粉疙瘩,氣死!
    • 牛奶或水: 約40克。用鮮奶會更香濃一點點,但我試過用豆漿也OK,別有風味。
    • 液態植物油或融化奶油: 約30克。推薦用無特殊氣味的油,像玄米油、葵花籽油。用融化奶油的話香氣更足,但要放涼再用,別燙熟蛋糊!我個人偏好植物油,感覺成品組織更細緻。
  • 點睛小配角 (非必需,但加分!):
    • 檸檬汁或白醋: 幾滴就好(約1/4小匙)。幫助蛋白打發更穩定,去蛋腥味。家裡剛好有檸檬我就擠一點,沒有就用白醋,效果一樣好。
    • 香草精: 約1/2小匙。增添迷人的香氣層次,沒有也無妨。
    • 鹽: 一小撮(約1/8小匙)。神奇的平衡者,能帶出甜味的深度。

我的終極蒸蛋糕食材比例表 

食材 分量 關鍵處理 & 我的小叮嚀 重要性
雞蛋 (常溫) 中型 4-5 顆 總重約 220-250g;確認新鮮度!放室溫至少 2 小時。 ★★★★★
細砂糖 100-120g 別隨意大減!支撐組織、保濕全靠它。(低於90g口感較乾澀) ★★★★★
低筋麵粉 120g 務必過篩兩遍!確保細緻無顆粒。(偷懶只篩一次易結塊) ★★★★★
牛奶/水 40g 鮮奶香氣更濃厚,豆漿亦可。 ★★★★☆
植物油 (無味) 30g 玄米油、葵花油佳。融化奶油需完全放涼再加入! ★★★★☆
檸檬汁/白醋 1/4 小匙 穩定蛋白、去腥。(家裡有什麼用什麼) ★★★☆☆
香草精 1/2 小匙 增添風味層次,非必需。 ★★☆☆☆
一小撮 平衡甜味,畫龍點睛。 ★★☆☆☆

阿嬤親授的零失敗步驟:手把手帶你做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蒸蛋糕要好,工具也得準備好:

  1. 打蛋盆: 兩個!要乾淨、乾燥、無油無水。最好是不銹鋼或玻璃材質。
  2. 電動打蛋器: 手打蛋白?饒了我吧!這絕對是必備神器,省時省力。
  3. 刮刀: 矽膠軟刮刀最好用,拌合時才不會太粗暴弄破泡泡。
  4. 篩網: 過篩麵粉用。
  5. 6-7吋圓形蛋糕模: 金屬或耐熱玻璃模都可以。千萬別用不沾模! 蛋糕需要攀附力才能順利爬升。模具內側抹薄薄一層油(份量外)或鋪上烘焙紙防沾,但側邊不要鋪,影響爬升。
  6. 蒸鍋/電鍋: 傳統蒸鍋、電鍋、甚至炒鍋加蒸架都可以。重點是:密封性要好! 鍋蓋要能蓋緊,避免水蒸氣狂滴到蛋糕表面變成月球表面。我會在鍋蓋邊緣包上一條乾淨的厚毛巾吸水氣,這個阿嬤的小撇步超有用!

STEP 1:分蛋大作戰 – 成敗在此一舉!

把雞蛋小心敲開,將蛋黃和蛋白分別放入兩個絕對乾淨、無油無水的打蛋盆裡。分蛋時要非常小心,蛋白裡絕對不能混到一絲蛋黃或油脂,否則會很難打發!我曾經不小心掉了一點點蛋黃進去,結果打了十分鐘還是軟趴趴一灘,整盆報銷超心痛。分好後,先把蛋白盆放進冰箱冷藏備用(冷蛋白更穩定),蛋黃盆放一旁。

STEP 2:調和蛋黃糊 – 溫柔混合

在蛋黃盆裡加入大約 1/3 份量的細砂糖(從總糖量裡取),用打蛋器手動攪拌,打到蛋黃顏色變淺、質地有點膨鬆的感覺就好。接著倒入牛奶或水、植物油(或融化且放涼的奶油)、香草精(如果用),繼續輕輕攪拌均勻,變成滑順的蛋黃液。這時把過篩好的低筋麵粉和鹽,分兩次加入蛋黃液中。記得要用切拌的方式,像炒菜那樣,由下往上翻,轉動盆子,輕輕混合到看不見乾粉就停手!千萬別攪拌過度讓麵粉出筋,口感會變硬。拌好的蛋黃糊應該是濃稠但流動的狀態,蓋上濕布或保鮮膜放旁邊,預防表面乾掉。

STEP 3:打發蛋白霜 – 撐起一片天

重頭戲來了!從冰箱拿出蛋白盆,加入那幾滴檸檬汁或白醋。用乾淨的電動打蛋器,開中高速開始打發。打到出現大泡泡時,加入 1/3 的剩餘細砂糖。繼續打發到泡泡變細緻,體積膨脹時,加入 第二個 1/3 的糖。最後打到蛋白霜出現紋路,提起打蛋頭有小彎鉤(濕性發泡)時,加入 最後的 1/3 糖。轉成中低速,打到蛋白霜變得細膩有光澤,提起打蛋頭,尖端是直立挺立的小尖角(乾性發泡/硬性發泡)。這個狀態就對了!打好的蛋白霜應該像雲朵一樣綿密穩固,倒扣盆子也不會掉下來。(檢查時小心點,別真倒扣…)

STEP 4:混合麵糊 – 輕柔是王道

關鍵中的關鍵!挖取大約 1/3 份量的蛋白霜到蛋黃糊盆裡。用刮刀,切拌加翻拌的方式,像寫 J 字那樣,由下往上輕柔地混合均勻。動作要快而輕,目的是減少消泡。混合好之後,把這部分麵糊全部倒回剩下的 2/3 蛋白霜盆裡。繼續用同樣輕柔的切拌手法,快速而徹底地混合均勻,直到看不見白色的蛋白霜條紋為止。絕!對!不!能!畫!圈!攪!拌! 我剛開始學時太緊張,攪拌過度,結果麵糊消泡變成一灘水,蒸出來扁扁塌塌像粿,超想哭。

STEP 5:入模與蒸製 – 溫柔呵護

把混合好的夢幻麵糊,從稍高處倒入準備好的模具中。這樣可以順便消除一些大氣泡。倒完後,抓住模具在桌面上輕輕震幾下,把裡面的大氣泡震出來。這時鍋裡的水應該已經大火煮滾了。把模具放進蒸鍋/電鍋的蒸架上,立刻蓋上鍋蓋(毛巾記得包好蓋沿)。轉中大火開始蒸!

  • 蒸製時間: 大約需要 35-45 分鐘。時間會因模具大小厚薄、火力、鍋具密封性而不同。重點是:中途絕對不能開蓋檢查! 一開蓋冷空氣衝進去,溫度驟降,蛋糕馬上縮給你看!我血淚的教訓啊… 怎麼判斷熟了沒?時間快到時,可以用一支細長的竹籤(或筷子)從鍋蓋邊緣縫隙快速插入蛋糕中心,抽出來如果籤上乾淨沒有沾黏濕麵糊,就表示熟了。

STEP 6:出鍋與冷卻 – 耐心是美德

蒸好後,關火!但是… 別急著開蓋! 讓它在鍋裡 繼續燜 5-10 分鐘,適應一下溫度變化,這樣才不容易塌陷。燜好後,小心地開啟鍋蓋(小心蒸氣燙!),把模具拿出來。立刻在桌上用力震一下(幫助散熱防縮),然後馬上倒扣在架高的網架上放涼。一定要完全冷卻後才可以脫模(至少1小時以上),否則熱蛋糕太軟嫩,很容易解體破相。我有一次太心急,溫溫的就脫模,結果蛋糕腰都還沒站穩就塌了,嗚…

為什麼你必須試試蒸蛋糕?我的真心話

  1. 失敗率超低,新手救星: 比起烤箱蛋糕要擔心溫度、上色、烤焦、塌陷… 蒸蛋糕的溫和蒸氣更能包容小失誤,成功率真的高很多!我那號稱“甜點殺手”的閨蜜第一次做就成功,感動到差點沒放鞭炮。
  2. 口感無敵濕潤綿密: 這就是蒸蛋糕最迷人的地方!蒸氣讓蛋糕體保持著恰到好處的水分,吃起來像雲朵般輕柔,又像頂級海綿般濕潤。特別是冷藏過後,口感更綿密,冰冰涼涼超舒服。每次切開看到那均勻細緻的組織,都覺得療癒。
  3. 健康取向,負擔較輕: 不需要奶油(或用量少很多)、不需要高溫烘烤產生梅納反應(可能產生較多丙烯醯胺),吃起來感覺比較沒負擔(心理上啦,糖還是有的)。長輩或小孩也更容易接受這種溫和清爽的口感。
  4. 工具親民,家家都能做: 不用買貴森森的烤箱!家裡只要有個鍋子能蒸東西,配上基本烘焙工具就能搞定。學生租屋族、小家庭都超適合。
  5. 變化性高,樂趣無窮: 基礎原味蒸蛋糕做好後,變化可多了!拌入麵糊前撒點芝麻、葡萄乾、蔓越莓乾。蒸好後淋上蜂蜜、楓糖漿、打發鮮奶油、水果。甚至做成可可蒸蛋糕、抹茶蒸蛋糕、黑糖蒸蛋糕… 玩都玩不完!

蒸蛋糕 vs. 烤蛋糕 超級比一比

特性 蒸蛋糕 烤蛋糕
口感 極致濕潤、綿密柔軟、組織細緻均勻;入口即化感明顯 通常較為鬆軟或紮實;表皮可能酥脆;內部濕潤度需靠配方與技術
製作難度 相對簡單!失敗率低,對新手友善 需掌控烤箱溫度、上色、烤透與否;較易失敗(塌陷、烤焦、不熟)
健康考量 油脂用量通常較少;無高溫烘烤產物;口感清爽 奶油用量常較多;高溫烘烤可能產生較多梅納反應物質
器具需求 基本鍋具(蒸鍋/電鍋)、打蛋器、模具即可 需烤箱(品質影響大)、可能需額外工具(溫度計等)
風味特色 呈現食材原始風味(蛋香、麵粉香);較為純粹溫和 烘烤賦予獨特焦香氣(梅納反應);風味層次可能較濃鬱
適合物件 老人、小孩、喜愛濕潤口感者;新手;無烤箱者 喜愛烘烤香氣與多變造型者;有經驗的烘焙玩家
我的最愛點 冷藏後冰涼綿密的幸福感💖 剛出爐時誘人的香氣與酥脆邊角
我的吐槽點 表面易有水滴凹痕(需包毛巾改善) 溫度沒控好易烤焦或塌陷,心很累

Q&A:關於蒸蛋糕,你一定想問的…

Q1:我沒有電動打蛋器,用手打蛋白做蒸蛋糕會成功嗎?

老實說… 超級無敵難! 試過一次就知道,手打要打到硬性發泡,手臂大概也廢了,而且時間拉很長,蛋白溫度升高反而更容易消泡失敗。真心建議投資一支平價的電動打蛋器,幾百塊就很好用,省時省力成功率高太多。手打只適合做很小的份量(例如1-2顆蛋),當作挑戰體能極限(苦笑)。

Q2:為什麼我的蒸蛋糕蒸出來表面濕濕黏黏的?像沒熟?

這超常見!最大兇手通常是:鍋蓋的冷凝水滴下來了! 解決辦法:

  1. 蒸之前,用一條厚的、吸水性好的乾淨毛巾(廚房紙巾疊厚幾層也行),把鍋蓋邊緣包起來,吸收滴下來的水氣。阿嬤的智慧超有效!
  2. 蒸好後燜的時間夠嗎?燜5-10分鐘讓蛋糕適應溫差很重要。
  3. 確定蒸夠時間了嗎?用竹籤插入中心確認沒沾黏麵糊才是熟了。

如果以上都做到,蛋糕內部確定熟了只是表面濕,那問題不大,放涼後表面會乾爽一點,或者切片時把表面那層(如果口感不愛)輕輕剝掉也行。

Q3:蒸蛋糕一定要用低筋麵粉嗎?中筋或高筋可以嗎?

強烈建議用低筋麵粉! 低筋麵粉蛋白質含量低,筋性弱,做出來的蒸蛋糕才會柔軟蓬鬆,組織細緻。用中筋麵粉的話,筋性較強,蒸出來的蛋糕口感會比較紮實、韌性較大,甚至可能有點像發糕(但沒那麼Q),就不是我們追求的那種輕柔綿密感了。高筋麵粉… 拜託千萬不要試!那是做麵包用的,筋性最強,做出來保證咬不動!乖乖買包低筋麵粉吧,超市都買得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