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名真心熱愛美食、尤其對臺灣在地海鮮情有獨鍾的老饕,分享「白蝦料理」的點點滴滴,簡直讓我迫不及待。市面上關於白蝦的文章不少,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… 要麼太生硬像教科書,要麼就是食譜千篇一律。我想寫點不一樣的,帶著點廚房裡的煙火氣,分享一些我真心覺得好用、好吃的小撇步,還有那些可能被你忽略的白蝦魅力。我保證,這篇文章絕對接地氣,就像我們在廚房裡邊忙活邊聊天那種感覺,而且資訊量絕對紮實,幫你把白蝦玩出更多花樣!
目錄
白蝦的魅力,你懂多少?
講真的,白蝦在臺灣真的太普遍了,菜市場、超市、甚至便利店冷凍櫃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價格親民,料理起來也不算太難,所以成了很多家庭餐桌的常客。但就是因為太常見了,有時候我們反而忘了它有多棒!那股鮮甜彈牙的口感,是很多昂貴海鮮都比不上的(我說真的!)。而且你知道嗎?白蝦的適應性超強,煎、煮、炒、炸、蒸、烤、涼拌… 幾乎你能想到的烹飪方式,它都能勝任,絕對是廚房裡的百變小天后。
不過,挑白蝦也有點小學問。我個人的經驗是:
- 看外觀: 新鮮的蝦子,殼應該是半透明帶點青灰色,蝦身有光澤,摸起來硬硬的,蝦頭緊密連著蝦身。如果蝦頭變黑、蝦身軟綿綿或者殼肉分離,那就… 嗯,還是放它一馬吧。冷凍的雖然方便,但要挑包裝完整、冰晶少的。
- 聞味道: 新鮮的海產就該有海水的鹹鮮味,頂多帶一點點藻味。如果聞到明顯的腥臭味、氨水味,那絕對不行!
- 選大小: 這個看你想做什麼菜。做炒的、快煮的湯,中小型(大概15-20只/斤)就很好用,熟得快又容易入味。想做點宴客菜,比如蒜蓉開背蝦,那大一點的(10只/斤以內)看起來就更漂亮有氣勢。
下面這個表格是我常去的市場幾種常見白蝦規格,給大家參考一下(偷偷說,我偏愛中型的,價效比最高!):
常見白蝦規格與用途建議 (臺斤) | 大小 | 我的推薦料理方式 |
---|---|---|
10隻以下 | 特大 | 蒜蓉開背蒸蝦、茄汁大蝦、燒烤蝦串 |
11-15隻 | 大 | 鹽焗蝦、避風塘炒蝦、油燜蝦 |
16-20隻 | 中 | 最常用! 快炒類 (蔥爆蝦、宮保蝦球)、蝦仁炒蛋、煮湯、涼拌 |
21-30隻 | 中小 | 蝦仁料理 (蝦仁烘蛋、蝦仁豆腐羹)、泰式酸辣蝦湯 |
31隻以上 | 小 | 熬蝦湯、蝦鬆、蝦醬 |
蝦線?去不去?這是個問題!
每次處理白蝦,最煩人的大概就是那條黑黑的蝦線(腸泥)了。到底要不要去?我的看法是: 看情況!
- 快炒、油炸、烤蝦: 我個人覺得可以不去。高溫快熟,蝦線那點腥味其實不明顯,省下處理時間更重要。尤其趕時間做飯時,我常常偷懶不去。
- 清蒸、白灼、涼拌: 強烈建議去掉! 這些做法味道清淡,蝦線的土腥味會被放大,很影響那股純淨的鮮甜。上次偷懶沒去清蒸,被家人吐槽說有“泥土芬芳”,糗大了…
- 做蝦仁: 這個沒得商量,必須去!不然影響口感也影響賣相。
去蝦線小技巧:
用牙籤從蝦背第二節或第三節的地方刺進去,輕輕往上一挑,就能把整條蝦線拉出來,多練幾次就熟練了。或者用廚房剪刀,沿著蝦背剪開一道深一點的口子,順便也更容易入味(就是蝦肉煮完容易縮一點)。
冷凍蝦快速回春法
冰箱常備冷凍白蝦是主婦/煮夫的智慧!但解凍方式不對,蝦肉會變得粉粉爛爛的,超可惜。我的經驗是:
- 千萬別泡溫水! 這是最大禁忌,會讓蝦肉外層糊掉。
- 冷藏解凍最安心: 前一天晚上把要用的分量移到冷藏室,讓它慢慢退冰。這樣蝦肉細胞不會被冰晶刺破,最能保持彈性和鮮度。缺點就是要提前規劃。
- 流水沖救急: 如果忘了提前解凍,把冷凍蝦(最好是密封袋裝好的)放在水龍頭下,用細小的冷水輕輕衝。水流帶走了冷氣,比靜置泡水快得多,而且不會讓蝦浸泡在水裡吸水變爛。大概10-15分鐘就OK了。這是我最常用的救急法。
實戰!我的私房「白蝦料理」食譜大公開
好了好了,我知道大家最期待的就是這個部分!分享幾道我真心覺得好吃、做法也不刁鑽的 白蝦料理。這些食譜都是我經過多次實戰(和失敗…)調整出來的,保證有家的味道。(放心,沒那些餐廳裡花俏到你不想做的步驟!)
蔥爆蝦 (快狠準的經典)
- 食譜概念:這道菜的靈魂就是那股鑊氣!把蝦的鮮甜和蔥薑蒜的香氣在高溫下瞬間逼出來,做法簡單快速,下飯一流,是我家周間的救星。重點就是要快!
- 食材:
- 白蝦 300g (中型約16-20隻/斤最佳,去須腳開背去腸泥 (快炒可偷懶不去))
- 青蔥 3支 (蔥白蔥綠分開,蔥白拍扁切段,蔥綠切段)
- 老薑 1小塊 (切薄片或絲)
- 蒜頭 3瓣 (拍扁切末)
- 辣椒 1根 (可選,切片) (我家小孩不吃辣所以常省略)
- 調味料:
- 米酒 1大匙
- 醬油 1茶匙 (提味就好,別多會黑)
- 蠔油 1茶匙 (增加鹹鮮層次)
- 白胡椒粉 少許
- 糖 一小撮 (真的就一點點平衡鹹度)
- 香油 少許 (起鍋前)
- 做法:
- 蝦子處理好稍微瀝乾,可以用廚房紙巾再稍微壓一下吸掉表面水分,等下鍋比較不會油爆。用一點點米酒和一點點白胡椒粉抓醃一下(5分鐘就好)。
- 鍋燒熱,倒入比平常炒菜多一點的油(因為要半煎炸蝦)。看到油有點紋路(不用冒煙),把蝦子平鋪下去煎。
- 關鍵一步: 別急著翻動!等貼鍋那面變紅,邊緣有點金黃焦脆感(大概1分鐘),再翻面煎另一面也變紅。這時蝦大約8分熟,先盛出來備用。鍋裡剩下的油別倒掉,精華啊!
- 原鍋原油,下薑片、蒜末、蔥白段、辣椒片(如果用),用中火爆香,炒到香味撲鼻、蔥白邊緣微焦。火候很重要!
- 把煎好的蝦子倒回鍋裡,快速翻炒幾下,讓蝦子裹上辛香料。
- 沿鍋邊嗆入米酒,香氣立刻竄上來!接著加入醬油、蠔油、那一小撮糖。快速翻炒均勻,醬汁會很快巴在蝦子上。
- 最後加入蔥綠段,再翻炒個10-15秒,讓蔥綠斷生但保持翠綠。淋上幾滴香油,翻勻。起鍋!
我的心得: 這道 白蝦料理 真的靠速度,蝦子煎(炸)過香氣差很多。蠔油是秘訣,比單純用醬油鮮。記得蔥綠最後下,顏色才漂亮。這道是我家餐桌點菜率超高的 白蝦料理!有時候趕時間,蝦子不去腸泥直接爆炒,其實也吃不太出來。
蒜蓉開背蒸蝦 (宴客零失敗款)
- 食譜概念:這道絕對是宴客菜的扛壩子!看起來大氣,做起來簡單,失敗率超低,重點是那濃郁的蒜香和金黃的油香,完全帶出白蝦的極致鮮甜。用大蝦做視覺效果更棒。
- 食材:
- 大白蝦 12-14隻 (約10-12隻/斤,務必開背深一點去腸泥)
- 蒜頭 1.5-2大顆 (切細末,越多越香!)
- 青蔥 1支 (切細蔥花)
- 辣椒 半根 (切細末,可選)
- 調味料:
- 米酒 1大匙 (淋在蝦上)
- 鹽 少許 (灑在蝦上)
- 蒜蓉醬:
- 植物油 4-5大匙
- 醬油 1大匙
- 蠔油 1大匙
- 糖 1/2茶匙
- 白胡椒粉 少許
- 香油 1茶匙
- 做法:
- 處理蝦: 蝦洗淨,剪去尖刺長鬚(避免吃時刺到)。用鋒利的廚房剪刀或刀,從蝦背深剪開(幾乎剪到腹部但不剪斷),取出腸泥。稍微把蝦身攤平,這樣蒸熟後會開得像朵花。整齊排在有點深度的盤子上(等下醬汁才不會流掉)。
- 淋底味: 在排好的蝦上均勻淋上米酒,再撒上非常少許的鹽(一點點提鮮就好,醬汁本身有鹹度)。
- 炒蒜蓉醬: 這是靈魂!冷鍋冷油(油量要足),下蒜末、辣椒末(如果用),用最小火慢慢煸炒。要一直攪拌,避免蒜末燒焦變苦,炒到蒜末香味飄出、顏色變成淡淡的金黃(千萬別炒到咖啡色!)。
- 熄火。立刻加入醬油、蠔油、糖、白胡椒粉,用餘溫攪拌均勻。最後加入香油拌勻。香噴噴的蒜蓉醬完成!
- 組裝: 將炒好的蒜蓉醬均勻鋪在每一隻開好背的蝦肉上,盡量讓醬汁覆蓋蝦身。
- 蒸: 燒一鍋水,水滾後放入蝦盤,大火蒸5-6分鐘(看蝦大小),看到蝦身完全變紅捲曲即可。千萬別蒸過頭,蝦肉會老掉縮水!
- 取出,撒上滿滿的細蔥花。搞定!
我的心得: 這道 白蝦料理 的重點就是蒜要多、蝦要開背深、蒸的時間要掐準。蒜蓉醬用小火炒是關鍵,大火一下去蒜就苦了。蒸出來的湯汁拌飯一絕!這絕對是能讓客人驚艷的 白蝦料理。有一次我蒜炒過頭有點苦味,整盤就毀了,心痛那些大蝦…
泰式酸辣涼拌蝦 (夏日爽口首選)
- 食譜概念:炎炎夏日,誰想待在廚房爆炒?這道清爽開胃的涼拌蝦絕對是救星!酸、辣、甜、香、鮮一次滿足,蝦肉冰涼彈牙,蔬菜爽脆,醬汁讓人吮指回味。做法簡單到不行,冰箱常備菜首選。
- 食材:
- 白蝦 300g (中小型約20-25隻/斤,去腸泥剝殼留尾(懶可全剝))
- 洋蔥 1/4顆 (切細絲,泡冰水去辛辣)
- 小黃瓜 1條 (切薄片或細絲)
- 牛番茄 1顆 (切小塊或楔形)
- 芹菜 1-2支 (切段,可選,增加香氣口感)
- 香菜 1小把 (切碎,愛吃多放!)
- 薄荷葉 幾片 (切碎,可選,風味更道地)
- 蒜頭 2瓣 (切細末)
- 辣椒 1-2根 (切細末,看你能吃多辣)
- 烤過的花生碎 1大匙 (裝飾提香) (我常省略或改用腰果)
- 涼拌醬汁:
- 魚露 3大匙 (靈魂!找品質好點的)
- 新鮮檸檬汁 3大匙 (或萊姆汁,絕對不能用醋代替)
- 椰糖或二砂 2大匙 (棕櫚糖更道地,二砂也行)
- 清水 1-2大匙 (調整鹹度用)
- 蒜末 1瓣的量 (同上有重複沒關係)
- 辣椒末 半根的量 (同上)
- 做法:
- 煮蝦: 燒一鍋水,水滾後放入蝦仁 (帶尾或不帶尾),煮到蝦身變紅捲曲 (約1-2分鐘) 立刻撈起,放入冰開水中冰鎮。這是蝦肉Q彈的關鍵!冰鎮後瀝乾水分備用。
- 備蔬菜: 洋蔥切絲泡冰水10-15分鐘,瀝乾。小黃瓜、番茄、芹菜等處理好。
- 調醬汁: 這很重要!在一個大碗裡,混合魚露、檸檬汁、椰糖(或砂糖)。用湯匙或打蛋器攪拌,務必攪到糖完全溶解。試一下味道,應該是鹹、酸、甜達到一個平衡。如果太鹹,加點水稀釋;太酸加點糖;不夠鹹… 嗯,再加一滴魚露?小心鹹度!然後加入蒜末、辣椒末拌勻。醬汁基底完成。
- 組合: 將瀝乾的蝦仁、瀝乾的洋蔥絲、小黃瓜、番茄、芹菜段、香菜碎、薄荷葉碎(如果用)全部放入裝有醬汁的大碗中。
- 拌勻: 輕輕地翻拌均勻,讓所有食材都裹上醬汁。別太粗暴,蝦肉會碎掉。蓋上保鮮膜,放入冰箱冷藏 至少30分鐘 (最好1小時),讓食材入味、冰透。
- 上桌前再拌一下,嚐嚐味道是否需要微調(可能冰過後味道會變淡一點點)。撒上花生碎(如果用)點綴。
我的心得: 這道 白蝦料理 簡直是為夏天而生的!靈魂就是魚露和檸檬汁的平衡,糖的量要敢放,中和酸鹹。蝦一定要冰鎮才會脆。蔬菜可以自由發揮,加點燙熟的透抽也很棒(變成海鮮沙拉)。洋蔥泡冰水是去嗆辣的好方法。這醬汁拌海鮮、雞肉都超讚。我家夏天冰箱常常有一盆,隨吃隨取。記得醬汁要夠濃鬱才能巴在食材上,水別加太多稀釋了風味。這道 白蝦料理 保證讓你胃口大開!
白蝦料理的加分小撇步
做了那麼多 白蝦料理,總有些小技巧想分享:
- 蝦頭別丟!熬蝦湯: 剝下的蝦頭、蝦殼是寶貝!用點油稍微炒出香味(壓一壓讓蝦膏出來),加點薑片、蔥段、米酒,然後加滾水進去煮10-15分鐘。過濾掉渣渣,就是超級鮮美的天然蝦高湯。拿來煮海鮮粥、燴飯、當湯底,鮮味立刻提升幾個檔次!這招一定要學,味道差太多了。
- 鹽水浸泡法: 處理好的蝦仁,有時候炒完口感有點軟爛?試試看這個:用一點鹽巴(比例約1公升水+1大匙鹽)溶解在冷水中,把剝好的蝦仁放進去浸泡10-15分鐘。撈起沖洗乾淨並徹底擦乾再料理。據說這樣能讓蝦肉更緊實有彈性(原理有點像鹽析?)。我自己試過,效果是有的,特別是冷凍蝦仁。
- 控制火候是王道: 白蝦肉質細嫩,不管哪種做法,過熟是最大的敵人!一過熟就縮水變硬變老。清蒸、白灼看變色捲曲即可撈起;炒蝦時蝦下鍋變色捲曲就要準備起鍋了,利用餘溫讓它熟透剛剛好。寧可生一點點在鍋裡燜熟,也別硬煮。
- 善用米酒和薑: 去腥提鮮的基本功。米酒在醃製、爆香嗆鍋時加一點,效果很好。薑則是去腥的好夥伴,特別是蒸、煮、涼拌時。
關於「白蝦料理」的Q & A
最後,整理幾個我常被朋友問到,或是自己也曾經困惑過的問題:
Q:白蝦料理前一定要完全解凍嗎?
A: 如果是帶殼做煎、炒、烤,強烈建議完全解凍,擦乾表面水分再下鍋,這樣才能受熱均勻,不會外面焦了裡面還是冰的。如果是剝殼取蝦仁做快炒、蒸、涼拌,只要解凍到蝦肉可以分開、摸起來有點軟但中心還稍微帶點硬(不完全軟爛)的程度,就可以進行後續處理(擦乾、醃製、汆燙),這樣蝦仁反而比較不容易出水變爛。但煮的時間要稍微拉長一點點。
Q:煮蝦時加鹽,蝦肉會變老嗎?
A: 這說法有點爭議。我的經驗是:在蝦肉下鍋前加鹽醃製過久(比如半小時以上),鹽分確實會讓蝦肉蛋白質脫水,導致煮完口感變老、變硬。但! 如果是:
- 在煮的水中加鹽(像白灼蝦),鹽水濃度夠高(像海水鹹度),反而能讓蝦肉更緊緻彈牙,甚至帶點甜味。
- 在蝦子下鍋烹調的最後階段調味加鹽,影響就相對小很多。
所以結論是:避免長時間用鹽醃蝦肉。煮的水或最後調味加鹽沒問題。
Q:做蝦仁料理,市售的冷凍蝦仁和自己剝的,口感差很多嗎?有沒有補救辦法?
A: 坦白說,真的有差! 市售冷凍蝦仁(尤其那種已經泡過藥水的)為了保水、防止凍傷、增加脆度,常常經過磷酸鹽類處理。煮完可能會覺得特別“脆”,但那種脆是帶點不自然的彈牙,鮮甜味也比較淡,有時還會出水縮得很小。自己買鮮蝦回來剝殼去腸泥的蝦仁,口感是自然的Q彈,鮮味濃鬱,煮完也不太會縮水。
補救市售蝦仁小撇步:
- 徹底解凍洗淨: 用流動冷水沖洗幾次,沖掉表面的藥水殘留感。
- 擦乾: 用廚房紙巾徹底吸乾水分,這點超重要!減少出水機會。
- 快速處理: 解凍後盡快料理,不要放著讓它出水。
- 醃製加蛋白或太白粉: 下鍋前用一點點蛋白或薄薄一層乾太白粉抓一下,可以幫助鎖住一點水分,口感稍好(但還是比不上自己剝的鮮甜)。
老實說,如果要做重要料理或追求好口感,我還是寧願自己辛苦點剝蝦。但趕時間又想吃蝦仁時,市售的處理一下也是個方便的選擇啦!這就是 白蝦料理 的現實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