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個在日本深度旅行了十幾年,尤其鍾愛東京小巷弄堂和精緻文化的揹包客,我對根津美術館有著深刻的感受。說到東京的美術館,大家可能馬上想到國立新或者上野那一圈兒。但你知道嗎?在名牌林立、人潮洶湧的表參道盡頭,藏著一個讓我每次去東京都想再訪的地方——根津美術館。它不是最大最出名,但那份融合了頂級藝術、絕美日式庭院與都市隱逸感的獨特氣質,老實講,真的很難找到替代品。我跑了那麼多美術館,根津美術館給我的寧靜感,是獨一份的。
目錄
根津美術館:不只是看展,更是一場感官漫步
根津美術館的前身,是明治到大正時期的實業家根津嘉一郎的舊居兼收藏館。想想看,一個商界大佬的私人珍藏,規模和質量能差嗎?1940年正式開館後,它就成為了日本最重要的私立美術館之一,尤其以收藏東洋古美術品聞名。重點是,它保留了大片的日式庭院!這跟你在鋼筋水泥森林裡看個白盒子美術館,感受完全不同。
我第一次去是十幾年前秋天,跟著地址走到門口,還有點懷疑:這豪宅區裡的小入口,真能藏下一個美術館加庭院?結果一走進去,哇,瞬間被那大片綠意和精心打理的花木驚豔到。那種從喧囂表參道一步踏入靜謐世界的反差感,至今難忘。難怪很多人說它是“都市中的綠洲”,真的沒誇張。
它的主建築由大師隈研吾設計,就是那個擅長用自然素材、玩光影的高手。整個建築低調得很,用竹子、和紙、木頭這些元素,線條極簡,完美地“藏”在身後的庭院裡,毫不突兀。這種“負建築”的概念,讓美術館本身就成了藝術品的一部分。你站在裡面看展,視線總忍不住被窗外綠意吸引,看累了就出去走走,呼吸新鮮空氣,舒服得很。這種看展體驗,太放鬆了。
門票:值不值?我的精算心得
說到花錢,先看門票。根津美術館的門票不算便宜,但花得值不值?聽我分析。
| 票種 | 價格 (日圓) | 說明 | 值不值?我的看法 |
|---|---|---|---|
| 一般 | 1,400 | 常設展 + 庭院 | 絕對值! 庭院就值回票價,何況還有頂級展品。 |
| 大學生 | 1,100 | 需出示有效學生證 | 學生黨福音! 東京這價位太良心。 |
| 高中生 | 800 | 需出示學生證 | 家長請帶孩子來! 培養美感的絕佳投資。 |
| 中學生以下 | 免費 | 免費帶娃逛庭院,超划算! | |
| 特展門票 | 不定 | 通常包含常設展+特展,價格會比一般門票再高些 (e.g., 1,600-2,000+) | 看內容! 如果特展主題對你胃口,加價絕對值得入手。 |
我每次買一般票都覺得值。為什麼?因為它的庭院保養得實在太好了,四季分明:
- 春天: 杜鵑花海!品種多到驚人,那色彩飽和度,拍照都不用濾鏡。上次四月底去,剛好趕上滿開,美到窒息。
- 夏天: 新綠沁人心脾,池塘裡的睡蓮開了,坐在茶室(是的!裡面有真的茶室!)邊上看,心靜自然涼。不過蚊子有點兇,記得噴防蚊液!(貼心的我提醒你)
- 秋天: 紅葉季是重頭戲。庭院裡的楓樹、銀杏變色,倒映在水池裡,那種層疊的美,相機拍不出來十分之一。但人也會多點(比起京都還是好太多了)。
- 冬天: 蕭瑟之美,枝幹線條特別有味道。下點小雪的話,更是仙境。人最少,適合靜靜發呆。
光是在這庭院裡漫步、發呆、拍照,消磨一兩個小時都嫌不夠。再想想裡面的國寶級文物... 1400円?我覺得很可以啦!當然,如果你對東洋古美術完全無感,只想來拍照打卡,可能會覺得小貴。但來都來了,體驗一下嘛!
小撇步:怎麼買票划算?
- 現場買就行,通常不用排太久。
- 注意: 它不接受信用卡!只收現金或日本國內的交通系電子錢包 (Suica, Pasmo等)。我吃過虧,差點不夠現金,切記切記!
- 特展期間,人可能會多點,但絕對不像那些熱門景點那麼恐怖。

開放時間:掌握黃金時段,避開人潮
想體驗最好的根津美術館,時間點很重要!
| 時段 | 開放時間 | 備註 | 我的推薦度 & 原因 |
|---|---|---|---|
| 週二至週日 | 10:00 - 17:00 | 最後入館時間:16:30 | ★★★★☆ 標準時間,適合大多數人。 |
| 每週一 | 休館 | 週一為國定假日時開館,隔日休館 | ✘ 別撲空! |
| 年末年始 | 休館 | 通常約12月底~1月初,具體看官網公告 | ✘ 長假規劃要注意避開。 |
| 黃金時段 | 開館時 (10:00) 或 閉館前 (15:00後) | ★★★★★ 極力推薦! 早上光線好,人少清幽;下午三四點後旅行團散去,夕陽下的庭院超美,看展也舒服。 | |
| 避雷時段 | 週六下午、假日午後 | ★★☆☆☆ 相對人多,尤其天氣好時庭院會有點擠。但絕對比上野公園賞櫻人少! |
我的親身體驗:絕對推薦平日早上剛開門就去! 人少到什麼程度?感覺像包場。陽光透過高大的樹冠灑下來,空氣清新,鳥叫聲聽得清清楚楚,走在庭院小徑上,腳步都不自覺放輕了。看展也爽,可以慢慢貼近展櫃,細細品味那些線條、釉色,沒人跟你擠。上次我就這樣在一個宋代青瓷花瓶前站了快十分鐘,看得入神。下午三四點去也不錯,夕陽斜照下的庭院,光影非常有層次,特別是秋天,暖色調美得不像話。週末下午人就多些了,尤其遇上好天氣,本地人也愛來散步。但再怎麼樣,它的人流控制做得很好,不會讓你有“沙丁魚”的窒息感,這點比很多熱門景點強太多。
交通:表參道站下車?不!走對出口很重要
很多人一看地址在表參道,理所當然從表參道站下車。大錯特錯! 這樣你會走斷腿,而且錯過最優雅的抵達方式。
- 最推薦路線:
- ✅ 東京Metro 千代田線 / 半藏門線 / 銀座線「表參道」站下車。
- ❌ 重點來了:不要從A5出口(面對表參道大街那個華麗出口)出來!
- ✅ 認準「B4出口」(或B3出口)! 這個出口直接連通根津美術館所在的“青山通”方向。
- 從B4出口上來,背對錶參道大街方向,往前走(南青山方向),大概 5分鐘! 就能看到一個低調的指示牌指向美術館入口。沿途是安靜的住宅區和高檔精品店櫥窗,散步都很舒服。
- 其他可行路線:
- 東京Metro 千代田線 / 大江戶線「明治神宮前〈原宿〉」站: 從5號出口出來,步行約10分鐘。會經過一些潮牌店,適合喜歡逛街的朋友順路安排。
- JR山手線「原宿」站: 從表參道口出來,步行約15分鐘。個人不太推薦,走的路有點長,而且表參道上人多。
第一次去我傻傻地從A5出來,看著谷歌地圖沿著表參道走了好久,越走越疑惑... 後來才知道竅門。記住B4/B3,省時省力才是王道!美術館門口那條路很安靜,跟幾步之遙的表參道喧囂對比鮮明,這“穿越感”也是體驗的一部分。
展覽:東洋藝術的寶庫,常設展就夠看
根津美術館的核心收藏是根津嘉一郎畢生蒐集的東亞古美術品,質量之高、種類之豐富,令人咋舌。重點是,它不僅僅有日本的,還有大量來自中國、朝鮮半島的頂級文物!常設展品輪換展出,每次去都能看到不同的亮點。這點我覺得超棒,有理由一去再去。
核心收藏亮點:
- 中國古代青銅器: 館藏核心中的核心!商周時期的鼎、尊、爵,造型莊嚴,紋飾精美,歷史感撲面而來。好幾件是國寶或重要文化財級別。站在這些三千多年前的器物面前,真的會屏住呼吸。它們的儲存狀態好得驚人,細節清晰可見。
- 中國古代陶瓷: 從唐三彩的鮮豔生動,到宋代五大名窯(汝、官、哥、鈞、定)的清雅絕俗,再到明清青花、五彩的絢麗多彩,簡直是一部濃縮的中國陶瓷史。特別是那些宋瓷,釉色溫潤如玉,線條簡約至極,體現了極致的宋代美學。我總是被它們那種安靜的力量吸引住。
- 佛教藝術: 佛像、佛畫、法器。中日韓的都有,能看到不同地域的風格演變。有些佛像的表情和姿態,傳遞出不可思議的寧靜與慈悲。
- 日本與朝鮮陶瓷: 志野燒、織部燒、朝鮮李朝白瓷等。展現日韓獨特的泥土韻味與匠人精神。
- 日本繪畫與書法: 琳派、狩野派、文人畫、浮世繪等名家之作。屏風、掛軸形式為主。
- 茶道藝術: 茶碗、茶壺、茶杓、茶罐(棗)、掛軸(茶掛)、花入(花器)等。體現日本茶道“侘寂”美學的精髓。對茶道有興趣的朋友必看。
- 琳派裝飾藝術: 尾形光琳、乾山兄弟等代表的作品,色彩華麗大膽,設計感極強。
常設展怎麼看?我的小建議:
- 重點看一樓: 通常最重要的中國青銅器、佛像、陶瓷都在一樓展廳。空間也更開闊。
- 別貪多: 展品質量太高,一次看太多容易審美疲勞。挑幾個最有眼緣的,靜下心多看幾分鐘,比走馬觀花強百倍。上次我就盯著一個龍紋青銅鼎看了好久,想像古人鑄造它的場景。
- 善用導覽: 館內有提供日文和英文的語音導覽器(通常需額外租借,幾百日圓),也有詳細的日英雙語說明牌。對理解展品背景幫助很大。
- 特展很精彩: 根津美術館的特展通常策劃得很用心,主題明確,展品質量高。如果時間和興趣允許,非常推薦一併觀看。官網會提前公佈展訊,可以規劃行程。
說真的,光是它的常設展廳,細看下來沒有兩三個小時根本看不完。 而且佈展燈光、動線設計都非常專業,觀展體驗一流。如果你對東亞藝術史有興趣,這裡絕對是寶藏。即使不太懂,那些器物本身的美感和歲月沉澱的氣質,也會打動你。我帶過一個對藝術完全沒研究的朋友去,她被一個宋代青白瓷的蓮花碗迷住了,說“怎麼能做得這麼薄、這麼潤、這麼有靈氣?” 這就是頂級藝術品的魅力吧。
附近景點:順道一遊的好去處
逛完根津美術館,時間和體力允許的話,附近還有不少值得順道一訪的地方。作為一個老東京通,我按推薦程度排個序:
表參道 (Omotesando)
- 介紹: 這不用多說了吧?東京最時尚、最貴氣的大道之一,兩旁林立國際精品旗艦店、設計師店鋪。建築本身就很有看頭,安藤忠雄、Herzog & de Meuron等大師作品都在這。櫸樹林蔭道很有名。
- 地址: 東京都澀谷區神宮前至港區南青山一帶。根津美術館就在南青山這頭。
- 交通: 美術館出來就是表參道(南青山段),往車站方向(北)走就是最精華的品牌區。
- 營業時間: 各店鋪不同,通常商店 11:00-20:00,餐廳時間更彈性。純散步隨時可。
- 我的看法: 從美術館的清幽出來,一下子扎進頂級時尚的洪流,反差感很有趣。就算不買東西,看建築、看潮人、感受氛圍也很有意思(錢包捂緊點就行)。週日下午人超多。
原宿 (Harajuku) & 竹下通 (Takeshita Street)
- 介紹: 年輕人的流行文化聖地!竹下通擠滿了販售可愛、搞怪、次文化服飾和小吃的店鋪,人潮洶湧,活力十足(或說有點混亂)。與表參道形成超強烈對比。
- 地址: 東京都澀谷區神宮前一帶。竹下通入口就在JR原宿站對面。
- 交通: 從根津美術館沿表參道往北走約10-15分鐘,或從明治神宮前站/原宿站步行。
- 營業時間: 商店大約 10:00/11:00 - 20:00,餐飲時間各異。週末人爆炸多。
- 我的看法: 喜歡熱鬧、喜歡觀察年輕流行文化的必訪。但如果你剛從根津的寧靜中出來,可能會被嚇一跳(笑)。買買可愛小東西、吃個可麗餅還行,東西品質別太期待。純粹體驗氣氛。
明治神宮 (Meiji Jingu)
- 介紹: 供奉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后的神社,東京最重要的神社之一。坐落在廣大的都市森林中,一踏入鳥居就彷彿進入另一個安靜的世界。巨大的鳥居、莊嚴的本殿、鬱鬱蔥蔥的樹林是特色。
- 地址: 東京都澀谷區代代木神園町1-1。
- 交通: 距離根津美術館稍遠,步行約20分鐘或搭地鐵(千代田線「明治神宮前」站或JR「原宿」站)。
- 營業時間: 神社園區 日出至日落(依季節調整,約5:00/6:00 - 16:00/18:00),寶物殿等設施有特定時間(通常 9:00-16:30,週一休)。免費參拜(寶物殿等需門票)。
- 我的看法: 如果逛完美術館時間還早(特別是早上),非常推薦過去走走。巨大的綠肺,空氣超好。感受日本神道教聖域的莊嚴肅穆(記得洗手漱口)。新年參拜人超級多。平常日早上很清幽。
代代木公園 (Yoyogi Park)
- 介紹: 東京著名的都立公園,面積超大。草地、樹林、噴水池、戶外舞臺... 週末經常有活動(跳蚤市場、表演)或人們野餐、練習樂器、跳舞(尤其是週日能看到有趣的舞團)。生活氣息濃厚。
- 地址: 東京都澀谷區代代木神園町、神南二丁目。
- 交通: 鄰近明治神宮(南側),從根津美術館過去同樣需步行約20分鐘或搭車至「明治神宮前」或「原宿」站。
- 營業時間: 24小時開放(但部分設施有時間限制)。
- 我的看法: 想體驗東京本地人的生活感,這裡不錯。天氣好時買點東西來野餐很愜意。看人跳舞也很有趣(有時很搞笑)。就是公園比較大,走起來有點累。
南青山 (Minami-Aoyama)
- 介紹: 根津美術館所在區域本身就是東京頂級時尚、設計、藝廊的聚集地之一。相較於表參道主街的張揚,這裡更為低調、精緻、有格調。許多隱身在小巷弄中的設計師店、買手店、咖啡廳、藝廊值得探索。
- 地址: 東京都港區南青山。
- 交通: 根津美術館周邊就是。散步即可。
- 營業時間: 各店鋪不同,通常 11:00-19:00 左右。
- 我的看法: 最推薦在逛完美術館後,就在南青山這區晃晃。 避開主街人潮,鑽進小巷子,常常有驚喜。那些設計獨特的店鋪門面、櫥窗本身就是風景。找間有品味的咖啡廳坐坐(通常不便宜),回味一下美術館的感動,非常完美。這才是真正懂東京的玩法。

附近美食:走累了,吃什麼?
逛美術館、走庭院也是體力活!附近選擇很多,豐儉由人:
美術館內 NEZUCAFE:
- 位置: 就在根津美術館內,逛累了出來就能吃。
- 特色: 環境一流!大大的落地窗外就是日式庭院景觀(室內座位區),天氣好也可以坐戶外露臺。主打輕食、甜點、飲品。三明治、蛋糕、抹茶相關甜品水準都不錯。
- 價格: 偏高,畢竟賣點是環境。一杯咖啡+一塊蛋糕組合大概1,200-1,500日圓左右。
- 我的看法: 貴,但值得體驗一次!特別是下午三四點陽光灑進來的時段,坐在窗邊喝著茶,看著庭院,那個氛圍感... 你會覺得錢花得值。食物中上,不用期待驚艷,但絕不雷。適合: 享受環境、歇腳、下午茶。避開正餐高峰(12:00-13:30)比較不擠。
南青山/表參道區域的餐廳:
- 型別: 從高檔法餐、義大利菜、創新日料到精緻咖啡館、麵包店、拉麵店應有盡有。選擇超級多。
- 推薦方向:
- 預算充足,追求品質環境: 搜尋南青山區域的Fine Dining或Bistro。非常多隱藏好店,裝潢有格調。
- 想快速解決,經濟實惠: 鑽小巷找找拉麵店、烏龍麵店(うどん)、定食屋。有些小店味道很好。或者連鎖店如「松屋」(牛丼)、「やよい軒」(定食)也能找到。
- 咖啡輕食愛好者: 南青山是咖啡激戰區!眾多知名獨立咖啡館和精品連鎖(Blue Bottle, % Arabica等)在此設點。隨便走都能聞到咖啡香。
- 我的經驗: 我個人偏好在南青山找間有特色的小咖啡館或輕食店。例如上次找到一家專做法式吐司的店,外酥內軟,配上手沖咖啡,坐在路邊小桌,看著打扮入時的行人,很有東京味。用Tabelog(日本的大眾點評)或Google Maps查附近評價,評分3.5以上的通常不差。注意: 這區域吃飯普遍不便宜,一分錢一分貨。
原宿區域的小吃:
- 位置: 靠近竹下通、裡原宿一帶。
- 特色: 主打年輕人喜愛的甜鹹小吃:巨型可麗餅(各種甜滋滋餡料)、彩虹棉花糖、炸雞塊、珍珠奶茶店(超級多!)等等。
- 價格: 相對便宜,500-1,000日圓可以搞定。
- 我的看法: 適合嚐鮮、拍照打卡,感受青春活力。味道嘛... 就那樣,別期望太高。衛生環境也比較普通(尤其人多時)。適合預算有限或陪年輕人逛。
個人用餐建議:
如果預算和時間允許,NEZUCAFE的環境體驗很獨特,推薦至少喝杯東西休息一下。
接著,用APP在南青山區域找間風格喜歡、評價還不錯的咖啡廳或小餐廳,悠閒地享用一餐。這是我覺得最符合根津美術館氣質的延續。
總結一下根津美術館的魅力點(別錯過這些!):
- 頂級東洋藝術收藏: 國寶級青銅器、宋瓷、佛像... 質量驚人。
- 絕美日式庭院四季風情: 杜鵑、新綠、紅葉、雪景,一步一景。
- 隈研吾大師的建築空間: 與自然融合,光影藝術。
- 都市中心的靜謐綠洲: 表參道喧囂旁的避世之地。
- 看展與漫步的完美結合: 身心靈雙重享受。
- 南青山優雅氛圍的延伸: 逛完美術館,周邊散步或用餐都很有格調。
對我來說,根津美術館從來不是一個“打卡景點”。它更像是一個心靈補給站。無論是去欣賞那些穿越時光的藝術瑰寶,還是僅僅為了在庭院的長椅上發呆,看著光影在樹葉間移動,聽聽風聲鳥鳴,都能讓我從東京快節奏的旅行中抽離出來,獲得真正的放鬆和滋養。這也是我願意一去再去的原因。它可能不夠“刺激”,但那份沉澱下來的美和靜謐,在日本尤其在東京,格外珍貴。下次你去東京,如果厭倦了人擠人的熱門景點,不妨留一個上午或下午給根津美術館,相信我,你不會失望的。
Q&A:根津美術館常見問題快答
Q1: 根津美術館適合帶小孩去嗎?
A: 庭院空間大,小孩跑跑看看植物可以。但展廳內要求安靜,展品都是極珍貴的古物,不適合太小(尤其無法控制音量或行為)的小孩。中學生以上、對藝術文化有興趣的青少年比較適合。小小孩主要只能看庭院(免費),進展廳大人小孩壓力都會大,不推薦。
Q2: 看展加逛庭院,大概需要預留多少時間?
A: 想稍微認真點看展(常設展為主)加上輕鬆逛庭院、喝杯咖啡,建議至少預留 2.5 - 3.5 小時。如果遇特展且很有興趣,或想非常仔細看展品、在庭院長坐放空,時間要更長(4小時以上)。走馬觀花只看重點展品和快速繞庭院一圈,最少也要 1.5 小時(有點可惜)。我通常待3小時起跳。
Q3: 拍照有限制嗎?
A: 展廳內嚴格禁止攝影(包括手機)! 庭院區域通常可以自由拍照(請勿使用腳架、自拍棒,勿影響他人)。入口處或官網會有明確標示,務必遵守。尊重文物,人人有責!庭院真的很美,夠你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