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五點半,我踩著民宿借來的單車,沿著美崙溪畔慢騎。空氣裡那股太平洋獨有的鹹潤,混著剛出爐的「公正街包子」麵香,瞬間喚醒味蕾。這就是花蓮啊!每次來,總貪心地想往太魯閣、七星潭跑,但這次,我決定放慢腳步,好好挖掘隱藏在街巷裡、那些真正屬於市區的生活感與故事。說真的,錯過這些花蓮市區景點,就像只吃了包子皮卻漏掉內餡一樣可惜!拜訪花蓮這麼多次,我才驚覺市區的精采程度,一點也不輸給大山大海。
花蓮市區景點最迷人的地方,在於它融合了歷史的厚度、生活的煙火氣,還有那份被山海溫柔擁抱的悠閒。我自己就特別喜歡在午後,隨意鑽進舊鐵道旁的文青小巷,或是傍晚時分,跟著在地人的腳步,尋覓一碗讓人魂牽夢縈的扁食湯。你準備好跟我一起,用最輕鬆的步伐,探索這座被太平洋風親吻的城市了嗎?
目錄
花蓮市區景點 TOP 10 精選推薦
走過好幾趟,憑著一個貪吃又愛探險旅人的直覺,整理了這份花蓮市區景點精華名單。這些地方不用包車長途跋涉,散步、騎單車就能輕鬆抵達,最適合自由行!
排名 | 景點名稱 | 類別 | 特色亮點 | 推薦指數 | 建議停留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松園別館 | 歷史/建築/景觀 | 百年松林、日式木造建築、無敵海景 | ★★★★★ | 1-1.5小時 |
2 | 東大門夜市 | 美食/夜市 | 四合一超大夜市、原住民風味料理 | ★★★★★ | 2-3小時 |
3 | 舊鐵道行人徒步區 | 文青/散步 | 文創小店咖啡館、悠閒氛圍 | ★★★★☆ | 1-2小時 |
4 |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| 文創/展覽 | 舊酒廠改造、展覽空間、特色小店 | ★★★★☆ | 1-2小時 |
5 | 慶修院 | 歷史/宗教 | 真言宗寺院、濃厚日式風情 | ★★★★☆ | 0.5-1小時 |
6 | 花蓮港景觀橋 | 景觀/散步 | 港口風光、燈塔、貨輪 | ★★★☆☆ | 0.5小時 |
7 | 將軍府 | 歷史建築 | 日式官舍群、環境清幽 | ★★★☆☆ | 0.5小時 |
8 | 福町夜市(原自強夜市) | 美食/夜市 | 在地人推薦小吃 | ★★★☆☆ | 1-2小時 |
9 | 石藝大街 | 購物/文化 | 花蓮特色玉石、原住民手工藝品 | ★★★☆☆ | 0.5-1小時 |
10 | 明心紅茶 | 美食 | 古早味紅茶、早餐好選擇 | ★★★☆☆ | 0.5小時 |
(推薦指數基於歷史文化價值、景觀特色、美食體驗、交通便利性與個人喜好綜合評比)
松園別館
景點介绍:
坐落美崙坡上,這片蓊鬱的松林簡直是都市綠洲!老松樹齡都近百年了,枝幹蒼勁有力,把後方那幾棟日據時代留下來的木造房子襯托得更有味道。站在二樓的走廊上望出去,哇!花蓮港和太平洋藍得不像話,海天一色盡收眼底,視野之開闊,在市區景點中絕對排第一。這裡以前是高級軍官休憩所,難怪選址這麼講究。寧靜中帶點歷史的滄桑感,超適合放空,或者假裝自己是文青來拍照。不過,蚊子大軍真的兇猛,夏天來務必噴好防蚊液,別像我第一次來被叮得滿腿包,癢到無法專心看風景!
地址: 花蓮縣花蓮市松園街65號
營業時間: 09:00-18:00(最後入園17:30),週三公休別撲空!
門票: 全票60元、半票30元(花蓮縣民、學生等),我覺得這價格維護這麼大片園區很合理。
交通: 從花蓮火車站搭計程車約10分鐘;市區騎YouBike過來也很方便,有站點;開車的話園區旁有小型收費停車場。
東大門夜市
景點介绍:
這絕對是花蓮夜晚最熱鬧的心臟地帶!福町夜市、自強夜市、原住民一條街和各省一條街四個區域組合成這個超大夜市。第一次來保證眼花撩亂!想吃道地花蓮味?「林記燒番麥」的烤玉米甜香Q彈,灑上特調椒鹽粉超涮嘴;「第一家烤肉串」永遠大排長龍,醬汁偏甜很合我口味。原住民區必試「烤麻糬」和名字嚇人但好吃的「勇士山豬肉」。各省一條街則能嘗到外省風味小吃。缺點嘛…就是人真的爆炸多,尤其假日,要有擠沙丁魚的心理準備,價格我覺得觀光區嘛,稍高一點點但還能接受。沒來過東大門,別說你體驗過花蓮夜生活!
地址: 花蓮縣花蓮市重慶路與中山路口
營業時間: 大約17:00-23:30(各攤位略有不同),越晚越熱鬧!
門票: 免費入場! 準備好你的鈔票和零錢吃吃喝喝就對了。
交通: 徒步:如果住在市區金三角地帶(中正路、中山路、中華路),散步就能到。公車:搭花蓮客運各路線至「中華站」或「郵政總局站」下車。開車/騎車:周邊有多個收費停車場,但一位難求,建議早點去或停遠一點散步進去。
舊鐵道行人徒步區
景點介绍:
這裡絕對是我最愛的午后散策地點!花蓮舊火車站搬遷後,這段廢棄的鐵軌道化身成充滿文青氣息的徒步區。腳下踩著保留的鐵軌枕木,兩旁矮房變身成個性小店、咖啡館、手作工作室。鑽進巷弄裡,驚喜不斷:老宅改建的書店飄著咖啡香,角落藏著專賣花蓮小農產品的選物店,彩繪牆面是絕佳拍照點。走累了,隨意找家咖啡館坐下,像「斗宅。揀茶舍」(有柴犬店長!)或「咖逼小売所」(也是柴犬主題咖啡),看本書發呆都很舒服。這裡的步調就是慢,完全擺脫大馬路的喧囂。提醒一下,有些小巷地面是碎石或石板,穿雙好走的鞋比較保險,免得像我上次穿夾腳拖走到腳痛。
地址: 花蓮縣花蓮市節約街(中正路至中山路段為主軸)
營業時間: 徒步區24小時開放,但兩旁店家營業時間各異,通常咖啡店、餐廳約11:00-21:00,小店可能更早關。
門票: 免費!
交通: 步行:從花蓮火車站前站出來,沿中正路直走約12-15分鐘,看到節約街右轉即達。公車:搭至「花蓮總站」或「中華站」下車步行約5分鐘。
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
景點介绍:
誰想到舊酒廠能變得這麼有味道?佔地寬廣的26棟老倉庫群,紅磚牆、木桁架,滿滿的工業遺產風。這裡不定時舉辦各種展覽、表演、講座或市集,像之前看的微型展就很精彩。就算沒特別活動,單純散步也很棒!綠蔭草坪常看到家庭野餐、小朋友奔跑。園區裡進駐了不少特色店鋪:手作陶器、原民織品、獨立書店、甚至還有在地精釀啤酒吧。記得有次午後突然下起大雨,我躲進「甲飽未」喝他們的在地小農鮮奶茶配手工布丁,看著窗外雨打老窗櫺,氣氛超棒。部分倉庫內部稍悶熱空調不足,夏天逛建議挑早上或傍晚。
地址: 花蓮縣花蓮市中華路144號
營業時間: 戶外園區24小時開放。展館及店家開放時間不一,通常約10:00-18:00,週一多數展館休館,去之前最好上官網查一下。
門票: 園區免費參觀! 個別特展或活動需另購票。
交通: 就在花蓮市中心! 步行:從火車站前站沿國聯一路直走轉中華路約10分鐘。公車:搭至「中華站」下車即達大門。
慶修院
景點介绍:
踏進慶修院,秒飛日本! 這裡是東部保存最完整的日式寺院,真言宗高野山金剛峯寺的分院。保存完好的木造本堂充滿禪意,記得先到「手水舍」依指示舀水靜心淨手。院內有八十八尊石佛,據說沿著參拜能消除煩惱(我沒走完,煩惱還是在啦哈哈)。整個庭院小巧精緻,掛滿了祈福繪馬,坐在廊下看著鯉魚池發呆,真的很療癒。蚊子一樣多,防蚊液Again必備。旁邊有賣日式小點心和紀念品,我買過抹茶冰淇淋,坐在樹下吃很有FU。地方不大,但喜歡日本氛圍或想拍和服照(可租借)的朋友,這裡是個好選擇。
地址: 花蓮縣吉安鄉中興路345-1號 (註:行政區屬吉安鄉,但緊鄰花蓮市區,通常納入市區景點範圍)
營業時間: 08:30-17:00(最後入園16:30)
門票: 全票30元、半票15元(學生、花蓮鄉親等),團體票20元。銅板價就能感受濃濃日式風情。
交通: 從花蓮市區騎
花蓮港景觀橋
景點介绍:
想近距離看大船入港?來這裡就對了!這座紅色的大型觀景橋橫跨在花蓮港內港水域上,橋體設計很現代化。站在高高的橋面上,視野超寬敞:左手邊是太平洋的蔚藍,右手邊是忙碌的花蓮港作業區,巨大的貨輪、起重機、燈塔盡收眼底,尤其是黃昏時分,夕陽把海面染成金黃,配上港區燈火,景色相當壯觀。海風很大,帽子要抓好!橋上有解說牌介紹港區歷史和看到的船隻類型。純看風景拍照的話,停留時間不用長,30分鐘差不多。附近還有「向日廣場」(地中海風建築,但進駐店家不多)和「花蓮港親水遊憩區」(可看海堤)。專程來可能稍嫌單薄,但搭配附近行程(如四八高地)或黃昏時分散步吹風,還是不錯。
地址: 花蓮縣花蓮市港口路(導航設「花蓮港景觀橋」或「向日廣場」)
營業時間: 24小時開放 (夜間有照明,看夜景也OK)
門票: 免費!
交通: 開車/騎車最方便,導航「花蓮港景觀橋」,附近有停車格或空地可停。公車:搭乘花蓮客運105路線至「花蓮漁港」站下車步行。從市區騎YouBike約20-25分鐘(有上坡)。
將軍府
景點介绍:
藏身美崙溪畔幽靜巷弄裡的日式木造宿舍群。這些房子是昭和時期給高階軍官住的,保存狀況相當好,黑瓦、木牆、雨淋板、高架地板,典型的日式風格。目前開放參觀的是「將軍府」本體(曾為一位少將住所)和周邊幾棟修復完成的宿舍。內部陳設簡單,主要感受建築結構的美感與歷史氛圍。環境十分清幽,綠樹成蔭,小溪潺潺,漫步其中很舒服。旁邊的小公園常有貓咪出沒。蚊子,again and again,防蚊液噴好噴滿!地方不大,若對歷史建築特別有愛,或喜歡安靜拍照點,可以來看看。單純想逛熱鬧的人可能會覺得有點太靜態。
地址: 花蓮縣花蓮市中正路622巷(美崙溪畔)
營業時間: 戶外園區24小時開放。將軍府本體及開放館舍週三至週日 09:30-12:00;13:30-17:00(最後入館時間16:45),週一、二休館。
門票: 免費參觀!
交通: 騎YouBike沿美崙溪畔自行車道可達。步行:從市中心(如文創園區)走過去約15-20分鐘。公車:搭至「花蓮高工」站或「忠烈祠」站下車步行約5-7分鐘。
福町夜市 (原自強夜市)
景點介绍:
在地朋友偷偷告訴我,想吃更道地的花蓮夜市味,除了超大規模的東大門,鑽進福町夜市(就是以前自強夜市搬過來的那區塊)準沒錯!規模比「原住民一條街」或「各省一條街」小,但攤位更集中,且很多是老字號名攤。必吃首推「家傳東山鴨頭」,滷得入味不死鹹,鴨脖子、米血、甜不辣都超讚,每次排隊都心甘情願。「林記燒番麥」烤玉米這裡也有分攤。「蔣家花蓮創意官財板」厚片土司炸得酥脆,夾入滿滿餡料,當正餐吃也夠飽。「現打果汁」攤位選擇多又便宜。相較於東大門其他區的觀光客洶湧,這裡的在地消費比例感覺更高,逛起來壓力小一點。想吃經典花蓮味小吃,鎖定這裡就對啦!
地址: 花蓮縣花蓮市重慶路與福町路交叉口(位於東大門夜市範圍內,靠近原住民一條街側)
營業時間: 同東大門夜市,約17:00-23:30(各攤位時間略有差異)。
門票: 免費入場!
交通: 同東大門夜市(參見前面介紹)。
石藝大街
景點介绍:
花蓮可是台灣的玉石故鄉!想帶點獨特紀念品或感受在地礦石魅力,可以來「石藝大街」逛逛。這裡是匯集眾多石藝、玉石、玫瑰石、台灣玉、貓眼石等商家與工坊的集中區域。商品種類超多:從原礦、雕刻擺件、手鐲項鍊、印章到小吊飾都有。價位差異很大,看石頭品質、大小和工法而定。裡面也有販售原住民手工藝品如木雕、編織品。晚上通常會有免費的原住民歌舞表演(時間場次建議先查詢當日資訊),氣氛不錯。對於懂玉石的人來說是挖寶地,像我這種門外漢,就當開眼界欣賞天然石材的美麗紋路。記得貨比三家,不懂的話不要輕易購買高價品,買點小飾品或印章當紀念就OK。
地址: 花蓮縣花蓮市廣東街326號
營業時間: 各店家營業時間不同,通常約10:00-22:00。晚上有表演時較熱鬧。
門票: 免費入內參觀購物!
交通: 步行:位於市區核心,近東大門夜市,步行可達。公車:搭至「中華站」或「郵政總局站」下車步行約5分鐘。
明心紅茶
景點介绍:
嚴格來說這不算「景點」,但對我而言,這杯古早味紅茶絕對是花蓮早餐地圖不可或缺的靈魂角色!創立於民國35年的「明心紅茶」,招牌就是那杯用傳統大茶壺、遵循古法沖泡的紅茶。茶色深褐透亮,入口是醇厚的茶香,帶著淡淡的焦糖焙香,甜度適中(可調整),喝起來順口不澀,跟一般手搖飲的紅茶完全不同層次。一定要搭個現炸的「紅茶蛋餅」(蛋餅皮加入紅茶調製)或傳統「煎餃」,就是在地人最愛的元氣早點。店面非常樸實,就是老店該有的樣子,內用位子不多。早上常要小小排隊,但為了這杯紅茶,值得!提醒:他們只開到下午,想喝要趁早!
地址: 花蓮縣花蓮市自由街36號
營業時間: 06:00-13:30(賣完會提早收,週日公休)
門票: 當然是花錢買飲料跟點心!價格親民,紅茶約25-35元。
交通: 步行:市區金三角地帶,近舊鐵道徒步區、東大門夜市。開車騎車:附近巷弄找停車位。
花蓮市區景點 實用資訊總整理
在花蓮市區趴趴走,整理幾個關鍵眉角給你:
- 住宿地點推薦:
- 火車站周邊: 交通最方便(拖行李省力),旅館選擇多,機能好(便利店、小餐廳多),但離核心夜市區稍遠(步行約15-20分鐘)。
- 金三角商圈(中正路、中華路、中山路包圍區域): 市中心心臟地帶!走路就能到舊鐵道、文創園區、東大門夜市、石藝大街,餐廳小吃林立,晚上熱鬧。相對價格可能稍高,環境較喧鬧。
- 美崙地區: 靠近松園別館、將軍府、美崙海濱公園,環境較清幽,有較多公園綠地,視野開闊(可看海或山景)。離市中心鬧區較遠,需依賴交通工具。
- 個人偏好: 喜歡方便熱鬧選「金三角」;重視安靜景觀選「美崙」;預算優先或早出晚歸選「火車站周邊」。
方式 | 優點 | 缺點 | 適合對象 |
---|---|---|---|
步行 | 免費、深入巷弄、彈性大、運動健康 | 範圍有限(太遠走不到)、花蓮夏天很曬 | 住宿點離目標景點近、體力好者 |
自行車 | 租借點多(YouBike)、省力、機動性高、停車相對容易 | 需注意交通安全、下雨天不便、騎上坡路段較吃力 | 體力中等、想節省交通費者 |
機車 | 機動性最高、行動範圍廣(可到近郊如七星潭)、不怕塞車 | 需駕照、租金較高、油錢、停車位在市區熱點難尋、安全風險較高 | 有駕照、人數少(1-2人)、想跑遠點 |
計程車 | 點對點快速、舒適、不用找路 | 費用最高、尖峰時段或偏遠地點可能叫不到車 | 預算充足、帶長輩小孩、雨天 |
公車 | 費用低、特定路線(如往慶修院、七星潭)方便 | 班次較少、等待時間長、部分景點下車後需步行、路線規劃需費心 | 時間充裕、預算極有限者 |
包車/一日遊 | 有專人司機兼導遊、輕鬆省心、冷氣舒適、可跑較遠景點 | 費用最高(按人頭或車計)、行程較不自由 | 多人同行、家庭、不想煩惱交通者 |
- 行程安排建議:
- 一日遊精華路線(步行為主): 花蓮火車站 → (步行) 花蓮文創園區 (1.5hr) → (步行) 午餐 (明心紅茶/廟口紅茶/液香扁食) → (步行) 舊鐵道行人徒步區 (1.5hr) → 石藝大街 (0.5hr) → 晚餐東大門夜市 (2hr+) → 宿市區或返程。
- 兩日悠閒行程:
- Day 1: 抵達花蓮 → 市區午餐 → 松園別館 (1.5hr) → 將軍府 (0.5hr) → 慶修院 (0.5hr) → 花蓮港景觀橋看夕陽 (0.5hr) → 東大門夜市晚餐。
- Day 2: 市區早餐 (明心紅茶) → 花蓮文創園區 (1.5hr) → 舊鐵道行人徒步區午餐、逛小店 (2hr+) → 採購伴手禮 → 返程。
- 彈性補充: 可抽半天搭配近郊行程如七星潭、四八高地或吉安慶修院(若第一天沒去)。
- 重點: 花蓮市區景點密度高,步行搭配YouBike就很夠用,行程別排太滿,留點時間坐下來喝杯咖啡感受慢活才是精髓!
關於花蓮市區景點的 Q&A
Q1:花蓮市區景點真的都靠走路就能玩嗎?會不會很累?
A: 完全可以!這也是我覺得花蓮市區景點最友善的地方。像舊鐵道徒步區、文創園區、東大門夜市、石藝大街、廟口紅茶這些核心點,都集中在直徑約1-1.5公里的範圍內,步行穿梭絕對可行。當然,一整天走下來腳還是會酸(尤其夏天),這時就善用YouBike!站點不少,短程代步超方便。要去稍微遠一點的松園別館、慶修院,騎單車或搭一趟公車/計程車也很OK。整體來說,只要穿雙好走的鞋,規劃好路線別南北奔波,靠雙腳玩遍大部分市區景點完全沒問題。
Q2:如果遇到下雨天,花蓮市區景點還有哪些室內好去處?
A: 花蓮下雨確實掃興,但還是有不少室內景點可以躲雨兼玩樂:
-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(a.k.a. 花蓮文創園區): 首推!老倉庫空間大,有展覽可看,也有許多特色小店、餐廳、咖啡館可以窩著,待上半天不是問題。
- 石藝大街: 逛逛琳瑯滿目的玉石和原住民工藝,聽聽石頭的故事,順便等雨停。
- 舊鐵道徒步區的咖啡廳/小店: 這裡的巷弄裡藏著許多文青咖啡館和個性小店,很有特色,窩著看書、喝咖啡、買點小物,雨天也能很Chill。
- 東大門夜市 (部分區域有遮頂): 像福町夜市(原自強)、各省一條街等區域是有遮雨棚的,雨天晚上照樣可以衝夜市吃美食(記得帶傘,走動時還是會淋到)。
- 鐵道文化園區 (室內展館): 舊花蓮車站辦公室改造,展示鐵道文物,空間不大但可順遊。
選這些地方,下雨也能玩得盡興!
Q3:住在花蓮市區的話,除了夜市,晚餐還有哪些推薦的選擇?
A: 夜市雖好,也不必餐餐都去人擠人!花蓮市區的巷弄美食其實更精彩:
- 扁食湯: 這是花蓮名物!除了名氣響亮的「液香扁食」或「戴記扁食」,不少在地人更推「花蓮香扁食」(口味選擇多)或「一品香扁食」(炸扁食是特色),皮薄餡鮮,湯頭清爽,一碗就很滿足。
- 麵店/小吃店: 隨處可見的在地麵店,賣麻醬麵、餛飩麵、滷肉飯、各式小菜(如鯊魚煙、吉安螺肉),便宜又道地,像「陳記狀元粥鋪」(其實麵飯也好吃)、「鵝肉先生」都是經典。
- 熱炒/合菜: 想吃點澎湃的,「錢記早餐」(對,它晚上變熱炒!)、「湘壽司」(台式熱炒+日式壽司混合,很有趣)、或是「銘師父餐廳」(預算較高,精緻料理)都是不錯選擇。
- 在地特色餐廳: 「月廬食堂」(梅子料理,但稍遠在鳳林,值得專程)、「闔家歡南北餚」(北方麵點、眷村菜)。
- 日式料理: 靠海的花蓮海鮮不錯,「賴桑壽司屋」(份量誇張)、「賀川壽司屋」都是人氣店,可能要排隊。
- 咖啡館/輕食: 舊鐵道、文創園區周邊很多有特色的咖啡館也提供不錯的簡餐、義大利麵、燉飯。
晚餐選擇真的超級多,不用只盯著夜市看!
松園的風吹過樹梢,沙沙聲裡彷彿還夾雜著幾十年前的人聲低語。舊鐵道旁咖啡館的窗邊,我那杯拿鐵已經見底。隔壁桌的情侶正研究著待會要去哪裡吃扁食。說真的,花蓮市區景點的魅力,從來就不在驚天動地的壯闊,而是像空氣裡那股太平洋的氣息,淡淡的、鹹鹹的,卻無所不在。它藏在百年松林的搖曳光影裡、在老倉庫斑駁的紅磚牆上、在夜市蒸騰的煙火氣中,更在每一個轉角偶遇的笑容裡。每回來,總會發現一點新東西,可能是小巷弄裡新開的手作店,或是廟口紅茶阿嬤多給的那句問候。這種感覺,就像翻一本熟悉的書,卻總能讀到新的註腳。也許,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會再回來的原因吧?問我下一次什麼時候來?大概就是明天早晨,當我又想念起明心紅茶那濃郁茶香的時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