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台灣小吃,你一定不會錯過炒甜不辣。這東西看起來簡單,但裡面學問可大了。我第一次吃炒甜不辣是在台北的夜市,那時候還以為就是普通的炸物,結果一吃就上癮。後來我跑遍全台,試過無數家店,有些真的讓人回味,有些卻油膩得讓人搖頭。今天我就來分享我的經驗,讓你從頭到尾了解炒甜不辣。

炒甜不辣其實是台灣的創意小吃,主要用魚漿製成的甜不辣,加上蔬菜和醬料一起炒。它不像炸甜不辣那麼油,口感更豐富。你可能會問,為什麼有些店炒得好吃,有些卻普普?關鍵在於火候和醬料。我自己在家試過幾次,才發現原來這麼講究。

炒甜不辣的歷史與由來

炒甜不辣不是什麼古早味,它是近代台灣小吃的產物。甜不辣本身源自日本的天婦羅,但台灣人把它本土化,變成魚漿製品。後來有人想到用炒的方式,讓它更入味。我查過資料,炒甜不辣大概在1980年代開始流行,尤其是夜市裡,因為做法快,又適合當下酒菜。

現在你去台灣任何一個夜市,幾乎都能找到炒甜不辣的攤位。不過,每家做法略有不同。有些會加高麗菜,有些用豆芽,醬料也分甜鹹兩種。我個人偏愛甜醬,但有一次在台中吃到太甜的版本,差點沒膩死。所以說,口味這種事真的很主觀。

如何在家自己做炒甜不辣

如果你懶得出門,或想省錢,自己在家做炒甜不辣其實不難。我失敗過幾次,後來抓到訣竅,現在週末常做給家人吃。重點是食材要新鮮,火不能太大。

所需食材

基本食材很簡單,你去傳統市場都買得到。以下是我常用的清單,你可以根據喜好調整。

食材 數量 備註
甜不辣 200克 選厚一點的,口感較好
高麗菜 半顆 切絲
紅蘿蔔 1根 切絲
醬油 2大匙 可用蠔油替代
1小匙 調整甜度

有些人會加肉絲或蝦米,但我覺得素食版就很好吃了。第一次做時,別放太多醬油,免得太鹹。我曾經失手,整鍋黑乎乎的,家人都不肯吃。

步驟教學

做法分幾個步驟,我總結成簡單列表,你照著做應該不會出錯。

  • 第一步:甜不辣切塊,蔬菜洗淨切絲。記得甜不辣不要切太小,否則炒了會縮水。
  • 第二步:熱鍋放油,先炒蔬菜到軟化。我通常用中火,免得燒焦。
  • 第三步:加入甜不辣,快速翻炒。這時火可以轉大一點,讓表面有點焦香。
  • 第四步:倒入醬料,拌勻後起鍋。醬料要預先調好,才不會手忙腳亂。

整個過程大概10分鐘,超級快。但要注意,炒甜不辣容易出水,所以蔬菜別放太多。我上次貪心加了一堆高麗菜,結果變成湯菜,口感差很多。

全台必吃炒甜不辣店家推薦

如果你不想自己動手,台灣有很多厲害的店家。我整理了幾家我吃過的,分成北、中、南地區,方便你規劃行程。價格和營業時間是我最近查的,但可能變動,去之前最好確認一下。

台北地區

台北的夜市是炒甜不辣的重鎮,我尤其推薦士林夜市和饒河街夜市。下面表格列出我的口袋名單。

店名 地址 價格 營業時間 特色
老王炒甜不辣 台北市士林區大東路號 60元/份 17:00-23:00 醬料獨特,甜而不膩
阿嬤的古早味 台北市松山區饒河街號 55元/份 16:00-22:00 蔬菜多,健康取向

老王那家我常去,他們的炒甜不辣炒得恰到好處,不會太軟。但假日人超多,要排隊,我有一次等了半小時,差點放棄。

台中地區

台中的炒甜不辣偏甜,適合喜歡重口味的人。我記得逢甲夜市有一家很不錯。

店名 地址 價格 營業時間 特色
逢甲炒甜不辣王 台中市西屯區文華路號 50元/份 18:00-24:00 價格實惠,分量大
台中老店 台中市中區成功路號 65元/份 11:00-20:00 加辣版本很過癮

逢甲那家我大學時常吃,那時窮學生,一份就能飽。但最近回去吃,覺得油多了點,可能品質有變。

高雄地區

高雄的炒甜不辣常結合海鮮,很有南部風味。六合夜市是必去點。

店名 地址 價格 營業時間 特色
海派炒甜不辣 高雄市新興區六合二路號 70元/份 17:00-01:00 加小卷,海鮮味濃
南台灣口味 高雄市前金區自強路號 60元/份 12:00-21:00 偏甜醬料,適合配啤酒

海派那家我超推,他們的炒甜不辣炒得香噴噴,小卷新鮮又Q彈。但價格稍高,偶爾吃可以。

總的來說,炒甜不辣店家水準參差不齊,我建議你先從網路評價高的試起。像我用Google地圖找,通常4星以上的都不錯。

炒甜不辣常見問題解答

很多人對炒甜不辣有疑問,我收集了一些常見問題,並根據我的經驗回答。希望幫你避開地雷。

炒甜不辣熱量高嗎?

這要看做法。一般一份炒甜不辣約200-300大卡,但如果油放得多,或加很多醬料,熱量可能衝到400大卡以上。我建議選擇蔬菜多的版本,比較健康。我自己吃時,會請店家少油少醬。

素食者可以吃炒甜不辣嗎?

通常甜不辣是魚漿製的,不算素食。但有些店家用豆製品替代,你可以先問清楚。我在台北吃過一家素食炒甜不辣,味道還行,但口感差一點。

炒甜不辣和關東煮的甜不辣有什麼不同?

關東煮的甜不辣是煮的,口感軟;炒甜不辣是炒的,表面微焦,更香。我個人偏愛炒的,因為味道層次豐富。但如果你牙口不好,可能煮的比較適合。

這些問題都是我常被問到的,如果你有其他疑問,歡迎留言。炒甜不辣這東西,真的越了解越有趣。

最後,我想說炒甜不辣不只是小吃,它承載了台灣的飲食文化。無論你是遊客還是本地人,下次看到炒甜不辣攤,不妨試試看。記得,找對店家很重要,別像我第一次亂吃,結果拉肚子。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如果你有推薦的店家,也分享給我吧!